地址:韶关
电话:0783-987305
传真:0793-986803
邮箱:fengtaiqu4291@126.com
#头条文章养成方案#
魏徵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,提到他,诚魏次易所有人都会想到著名的良相“贞观之治”,想到他与李世民之间君臣知遇的古代佳话。然而 ,社会视忠我们若进一步审视魏徵其人 ,最重徵多主却忠臣就会发现原来在进谏之外 ,诚魏次易他还是良相一个难得的“多面手”。
一 、古代做“良臣”不做“忠臣”
“忠诚”是社会视忠封建时代评价官员的一个重要道德标准,所谓忠臣不事二主,最重徵多主却忠臣“贰臣”往往是诚魏次易要受人鄙夷的 。然而魏徵事二主却仍为名臣,良相甚至死后得到了“文贞”的谥号,“忠”与“贰”是怎样在魏徵身上实现统一的 ?
魏徵出身于山东(指崤山以东 ,下同)一户普通贫寒的家庭,早年参加瓦岗起义 ,跟随李密却未得重用 ,降唐之后他又以太子洗马之职辅佐太子李建成,甚得礼遇。魏徵意识到李世民对李建成的储位构成严重威胁 ,便劝李建成“ 早为之所”,但这个建议并没有被李建成采纳 。后来,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,诛杀李建成 、李元吉,他质问魏徵: “汝离间我兄弟,何也?”魏徵却不卑不亢地回答 : “皇太子若从徵言 ,必无今日之祸。”
李世民有意招徕东宫旧臣中的有识之士,但这些人在贞观朝廷未免尴尬,魏徵却直白又巧妙地化解了尴尬。他并不否认自己曾对李建成尽忠尽职,他鲜明地展露自己的态度